“周仓这厮,竟连这等小事也来请示关某,区区一介少年郎又能知晓何事?哼!”
临近的武功县,得到消息的关羽,对此深感不满。
倘若在扶风郡的是张飞,一听是名士法真的孙子求谒,别说不满了,估计当场就策马飞奔直入郿县了。
然而关羽与张飞对待名士的态度截然相反。
以前没遇到刘备时,关羽就在研习家学,遇到刘备后又书读百家,如果让关羽披上儒衫,那也不会逊色寻常儒生。
故而,关羽对自称“某某欲对某某不利”“我有紧要事要见某某”的士人,颇为不屑,认为是在自抬身价。
跟术士常对人言“某观你印堂发黑,必有凶兆”等等一样,都是骗人时的噱头。
就在关羽要斥退报信之人时,一旁的贾诩骤然出声:“扶风法真,以清高闻名,其孙法正虽然年少,但在郡中也有神童之名,而今又效仿甘罗求谒刘使君,必非等闲之辈。”
一听贾诩之言,关羽心头的不满瞬间消散大半,询问道:“贾参军之意,关某应该见见这个少年?”
贾诩点头,炯炯有神的双眸中满是算计之意:“刘使君欲定三辅,就必然会与豪贼冲突,而今有豪贼欲裹挟法真子孙对刘使君不利,且又有苦主哭诉。”
“身为仁爱士民的雍州牧,刘使君又岂能置之不理?关司马奉命来扶风郡追捕盗贼,又岂能见豪贼害士而无动于衷?”
“若能敬名士,杀豪贼,分田宅,赈流民,则扶风士民皆慕刘使君矣。”
关羽还在静思,一旁的副将刘辟已经听得肉跳不已。
平日里所见,贾诩就是个和和气气的中年儒生,寡言少语,脾气又好。
就连营中军士不小心撞到了贾诩,贾诩都会安抚军士,让其不要在意。
在刘辟的印象中:贾诩慈眉善目,与人为善,与贾诩说话都有如沐春风之感。
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和善的参军,此刻却说出“杀豪贼、分田宅”的话来!
说好的慈眉善目呢?
说好的与人为善呢?
我是认错人了?
刘辟对贾诩的了解还是太少。
对贾诩而言,苟命最紧要。
不跟着董卓去洛阳,就是贾诩笃定去了洛阳会招来灭族祸事,恰巧刘备求募贾诩,贾诩就顺势跟刘备返回关中。
既然决定跟刘备了,贾诩也得为苟命着想。
故而才会提醒刘备“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